职教论坛

位置: 首页 > 职教论坛 > 正文

职教要把专业建在产业链需求链上

发布时间:2017-04-24 00:00编辑:浏览次数:

日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时,回答了有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发展等相关问题。陈宝生部长指出,十九大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做出了总体安排,国务院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教育部门在落实规划、搭建平台、狠抓质量等方面要精准施策,推动职业教育向深度发展,“把产业基地建在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需求链上,这样我们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产教协同、校企合作就能取得更大进展”。

陈宝生部长的讲话,不仅揭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办学规律,而且为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普通教育,旨在培养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技能型人才,以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己任,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因此,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扎根本地经济,依托本地主导产业基地,把专业建在产业链和需求链上。

然而,当前个别地方的职教办学不同程度地存在布局凌乱、贪大求全、质量较低等现象,降低了职教品质。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够科学,没有整体规划:一方面,活力不足的学校撤不掉,走向衰败的学校转不了;另一方面,办学不规范的民办职校和培训机构却“野蛮”生长,影响了职教生态。混乱的布局增加了管理难度,许多低效运转的公办学校成了当地社会的“老大难”问题,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而由不规范管理导致的教学实训、顶岗实习等乱象,又进一步加剧了职业教育招生难、管理难、质量低、就业难的恶性循环。

相对而言,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职业学校的专业重复设置问题。从历史溯源,各地中职学校中比例最大的当数行业中专和干部培训学校,工、农、商、银、交通、粮食、会计、卫生等行业几乎无所不包。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些学校在完成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普遍面临转型升级的现实问题,它们或抱团组合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或汇入市场大潮转向举办综合性的职业中学。但令人遗憾的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往往陷入“大而全”“高大上”的专业设置误区。一些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比较随意,不顾本地企业需求,也顾不上考虑师资、场地、设备等办学条件是否具备。而高职院校热衷于追求“航空母舰”式的超规模办学,不仅行业特色越来越弱,人才质量不能保证,也面临着“船大难掉头”的风险,无法做到与企业行业发展无缝对接。

如此办学显然与国家关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教协同、双主体育人”等职教办学要求相差很大。陈宝生部长关于“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需求链上”的重要讲话,应当成为职教办学的重要遵循。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职能,坚持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在各自行政辖区内强化职业院校的设点布局,并根据本地企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统筹协调校际之间的专业设置,避免重复设置专业,使本地职业教育的专业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链、需求链实现无缝对接,让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在相互合作中互惠双赢,逐步走向深度融合。

需要指出的是,陈宝生部长讲话的最终指向,是推动职业教育深度发展、健康发展,而“把产业基地建在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需求链上”只是最基本的办学要求。纵然真的把学校办到企业集聚的开发区里,纵然做到了专业设置与行业产业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如果没有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后盾和保障,办学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不能让企业从校企合作中获益,再先进的理念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促进职教办学和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职教论坛
热点要闻